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创新被作为解决中国经济增长与转型困境的良方,是举国上下关注的议题。总理调研、舆论导向、投资方向、优惠政策,乃至大学的课程设置,无不反映了社会各界对创新的关注。顾名思义,创新指创造新的知识。本文的问题是,创新活动本身的知识从哪里来?

把问题提的更清楚吧,创新作为一种活动,目的是要创造出新的知识。但创新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知识。这种知识告诉我们,要实现创新,应该采取怎样的行动。也即,这是关于know-how的知识。问题是,这种如何创新的知识,却不是那样容易获得的。

这里的难点是,只要是人的活动,都包含大量的不易识别的隐性知识。这些知识不易表达,不易量化,不易传播,即使把书本读透了,也学不去。这就好比,即使一个人把所有管理学的经典著作读透了,也未必能运营好一个企业。即使一个人把资治通鉴读的混熟,也未必能治理好一个国家。因为,人类总结的规律是有限的,而世界要大的多,许多规律是尚未发现总结的。其次,许多知识是在大量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刻在脑海中,是只有在具体场景中才能理解的。第三,现实的场景总在变化,要求随机应变,而随机应变的能力,是习来的,难以传播。这就导致,大量的知识要在具体的场景中,靠参与来学习,靠老师带,靠与许多志同道合者反复交流。当然,也靠学生的悟性。

以在美国求学为例。美国高校的开放宽容自由的氛围,课堂与讨论班中老师的开放与鼓励,社会对于不同宗教、不同价值观的包容,同学朋友对于追求实现个人兴趣和价值的鼓励,都是课本以外的隐性知识。这些知识,是促使许多美国人专注,敢冒险于创新的原因。如果不在美国求学,对美国社会的包容有切身的感受,恐怕很难理解美国为什么有如此强大的创造力。

也就是说,关于活动本身的知识,要从具体的场景中学习。学而时习之。学之后要经常的实践、练习,才能积累关于某些活动的知识(朱锡庆教授称之为习得性知识)。而学习最好的方法,是去大量隐形知识集中的地方,在具体的场景中,去观察、体验、实践和领悟。

中国长期是农业社会,缺少现代关于创新活动的制度文化知识,不去找老师学,在原地重复从事过去同样的活动,短期内很难有提高。要搞创新,就要去有大量创新活动的地方,如以色列或硅谷,去观察、体验、练习,从成功的人那里,把不易传播的知识学过来。

由此推之,目前全国上下都在搞创新,但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合搞创新。创新尤其不是靠地方政府以土地或资金补贴的老方法就能起到效果的。如果中国要搞创新,不如鼓励一些华人企业家去以色列或硅谷,那里创新的知识多,成功的几率大。或者,把以色列硅谷的大学、研究机构、企业及其人才整体引进来,在国内就可以复制同样的场景,让国人学习他们具备隐性的知识。这些方法恐怕都比补贴的效果好。

文及至此,本该停笔收尾。但有个问题不妨留给读者思考。按照比较优势原理,国际经济体间有分工,既然以色列与硅谷在创新上有优势,让他们去创新就好了,我们按过去的方法,学来他们创造的知识就是了。为什么我们在国际分工中,要去参与创新这本没有优势的分工呢?君不见,日本近几十年来,虽然经济增长率降的厉害,但产品质量有大幅提升,社会更加和谐。日本的创新能力比不上美国以色列,但社会进步的很快。为什么我们不能在提升产品质量,改善社会关系上下更大的功夫呢?

这个问题留给读者吧。

文章原题为:创新活动的知识

话题:



0

推荐

小草学社

小草学社

158篇文章 1小时前更新

路乾,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副教授,美国马里兰大学经济学博士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