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作者:彼得·克莱因

日期:2014年4月23日

来源:米塞斯通讯

接着亨特的观点说:皮凯蒂将“资本”理解为一个同质的、流动的资金池,而非异质的资本资产存量。熟悉20世纪30至40年代资本理论论战的人都清楚,这绝非仅仅是术语问题。

皮凯蒂的研究方法聚焦于资本数量,更重要的是,聚焦于资本回报率。但从强调经济资本结构的复杂性、多样性和质量的奥地利学派资本理论视角来看,这些概念几乎毫无意义。资本数量无法衡量,即便得出一个数字,也没有实际意义。异质资本品的价值取决于其在企业家主观生产计划中所处的位置。生产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企业家收购、配置、组合并重新组合资本品,期望从中获利,但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投资资本回报率”。利润是具体的金额,而非比率。

那种认为资本是一潭资金,只要存在就能自动产生回报率的陈旧观念,从现代生产理论的角度来看是难以理解的。罗伯特·索洛在对皮凯蒂著作的一篇热情洋溢的评论中称:“在资本主义经济中,财富的关键之处在于它能自我增殖,且通常能带来正的净回报。”但从微观经济学、企业家精神、不确定性、创新、策略等角度来看,这简直是无稽之谈。

围绕皮凯蒂著作的诸多热议,都与他对资本长期回报率的估算以及该回报率与经济长期增长率的比较有关。我从第三方那里得知,皮凯蒂的计算(早期研究是与伊曼纽尔·赛斯合作完成的)详尽且严谨,我没有理由怀疑这本书的实证部分。但在我看来,这似乎是一项毫无意义的工作——我甚至不清楚这些潜在概念到底意味着什么。

当然,关于这些数据的解读以及它们对社会流动性、公平性等方面的意义,还有许多其他问题。例如,社会阶层间的纵向流动可能比皮凯蒂的崇拜者所承认的要多得多——很少有人会一辈子都处于收入分配的同一个层级。而且大多数美国人都是资本家,他们的部分金融财富通过退休投资组合投入到了股票市场。因此,(比如说)股市表现、土地和自然资源的租金、利息回报与个人间金融财富分配之间的联系是错综复杂的。

注:本文观点代表作者自己,译文仅供研究参考

 

话题:



0

推荐

科斯学社

科斯学社

330篇文章 3小时前更新

路乾,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副教授,美国马里兰大学经济学博士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