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作者:Scott Sumner

日期:2025年3月11日

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政政策有三个目标:复苏、救济和改革。乔治·塞尔金写了一本优秀的新书,重点关注这三个目标中的第一个——复苏。新政政策成功让美国摆脱大萧条了吗?

简短的答案是没有。但《False Dawn: The New Deal and the Promise of Recovery 1933-1947》绝不是一本反对罗斯福的论战之作。塞尔金认为罗斯福的政策好坏参半,其中一些确实有助于经济复苏。不幸的是,有些政策不仅毫无用处,反而对经济复苏起到了阻碍作用。结果,直到1940年中期欧洲战争加剧时,美国经济仍深陷衰退之中。

我花了大半生时间研究大萧条的成因。大部分研究集中在两个问题上:全球黄金市场对总需求的影响,以及罗斯福的高工资政策对总供给的影响。塞尔金研究的新政政策范围要广泛得多,我预计这本可读性很强的书最终会成为研究新政宏观经济影响的标准参考文献。

我将这篇文章分为三个部分:新政对总需求的影响,新政对总供给的影响,以及你为什么应该读塞尔金的这本书。

01. 新政与总需求

罗斯福有两个主要的宏观经济目标。在竞选期间,他公开承诺将价格水平恢复到 1926 年的水平。此外,他希望将就业和产出从 1933 年初的严重低迷水平上提升回来。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对于如今宏观经济学家青睐的两种最重要的政策工具——财政刺激和印钞,罗斯福都持怀疑态度。

以下是预算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

请注意,预算从 1929 年的盈余转变为胡佛总统任内约占GDP的5%的赤字,然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都没有进一步扩大。与他的名声相反,胡佛是一位积极作为的总统。而且当时大部分都是实际的财政刺激措施,因为在 1929 年,“自动稳定器”(automatic stabilizers)的作用相当小,当时联邦政府支出仅占GDP的3%。

许多经济学家都知道,罗斯福竞选时承诺平衡预算,最终却出现了预算赤字。我怀疑这些经济学家中的许多人认为罗斯福是个隐性的凯恩斯主义者,财政刺激是新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塞尔金表明这是一个误解;罗斯福真心反对在和平时期进行赤字支出,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才大幅增加预算赤字。无论新政取得了哪些成功,都不是因为财政刺激。

可以提出一个更有力的论据来支持罗斯福的货币政策。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这也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货币政策。相反,货币状况的改善主要是以下三个因素的结果:

1. 稳定的银行体系

2. 美元贬值

3. 来自欧洲的黄金流入

罗斯福于 1933 年 3 月 4 日就职,当时正处于严重的银行危机之中。塞尔金指出,纽约的主要银行实际上状况良好,面临破产风险的是联邦储备银行,因为紧张的投资者由于担心美元贬值而将货币兑换成黄金。在就职之前,罗斯福一直不愿意承诺让美国继续实行金本位制。

在那个时候,从11月选举到就职日之间有四个月的时间。塞尔金认为,在这段延长的过渡时期,胡佛和罗斯福都应对局势失控承担一定责任,但最终结果可能对罗斯福有利。到就职日时,经济和金融状况已经变得非常糟糕,以至于罗斯福有相对自由的空间去尝试一些相当激进的实验。

不幸的是,罗斯福似乎并不清楚哪些实验会最有效。最初的银行休业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银行专家提供的建议,这些专家在胡佛政府的最后日子里一直在努力制定类似的计划。罗斯福强烈反对联邦存款保险,而国会基本上是迫使总统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作为更广泛的银行改革方案的一部分接受下来。(罗斯福担心存款保险会让银行更加鲁莽行事,这种担心是有道理的。)

罗斯福决定将黄金的美元价格从每盎司 20.67 美元提高到 35 美元,这确实对经济起到了强大的刺激作用。如果黄金存量的名义(美元)规模增加能够被货币化,刺激效果会更大。但罗斯福反对任何带有“印钞”意味的事情,因此在经济复苏的早期阶段,经济主要不得不依赖货币流通速度的提高。幸运的是,由于银行体系更加稳定,以及美元贬值带来的更高的通货膨胀预期,货币流通速度确实提高了。

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到后期,来自欧洲的黄金流入提供了额外的货币刺激,增加了基础货币。但这些黄金流入很难被视为新政政策;相反,它们反映了美国经济受益于欧洲日益加剧的战争恐慌。

塞尔金认为,尽管对罗斯福处理美元贬值的混乱方式有所保留,但美元贬值对经济复苏总体上是积极的。和大多数经济学家一样,塞尔金认同凯恩斯的观点,即 1933 年末乔治·沃伦的黄金购买计划有点像 “醉酒后的金本位制”,因为联邦政府每天都在调整黄金购买价格。我是为数不多(也许是唯一)为该计划辩护的经济学家之一。但这只是一个细节问题。我发现塞尔金的总体评价非常有说服力。罗斯福能够通过稳定银行体系和使美元贬值的政策结束经济收缩,并推动名义支出上升,但他也错过了许多通过使用标准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工具来实现更快复苏的机会。

最终,罗斯福未能达到他设定的 1926 年价格水平目标,事实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价格水平一直低于大萧条前的水平。尽管如此,如果没有受到其他因素的阻碍,对总需求的提振通常会带来令人满意的经济复苏。1920-1921 年经济衰退后的类似名义增长确实带来了快速复苏。然而,20 世纪 30 年代的经济仍然深陷衰退,这是因为有适得其反的供给侧政策,我将在下一部分讨论这些政策。

02. 新政与总供给

在我对大萧条的研究中,我专注于一项供给侧政策,即罗斯福为提高名义工资率(nominal wage rates)而推出的各种计划。但这些工资举措只是更广泛的创建私营部门卡特尔尝试的一部分。《农业调整法》(AAA)试图限制农产品产量并提高价格。《全国工业复兴法》(NIRA)试图在其他行业实现同样的目标。

这些计划几乎完美地说明了“从价格变化进行推理”的谬误。的确,由总需求不足引起的经济衰退往往伴随着价格下跌。但这并不意味着通过限制供给来提高价格的政策会带来经济繁荣。这就好比说,因为拥有劳斯莱斯的人通常很富有,所以买一辆劳斯莱斯是致富的好方法。

《农业调整法》和《全国工业复兴法》软硬兼施,鼓励农民减少产量、提高价格,同时鼓励制造商减少产量和工作时长,大幅提高小时工资率。如今,读到认为大萧条是由普遍的“生产过剩”导致价格下跌而引起的理论,可能会觉得很奇怪,但当你从价格变化开始推理时,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你会说服自己,解决经济衰退的办法是生产得更少!

我不知道有哪位经济学家比乔治·塞尔金更努力地告诫人们“从价格变化进行推理”的谬误。他的书《Less Than Zero》是对价格水平目标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为什么名义国内生产总值(NGDP)目标是更好的政策方法的最佳解释之一。令人惊讶的是,一些现代经济学家声称,《全国工业复兴法》通过提高通货膨胀预期可能产生了扩张性效果。但只有当更高的通货膨胀是由更多的总需求引起时,才具有扩张性,而不是由更少的总供给引起的。

塞尔金强调了像《农业调整法》和《全国工业复兴法》这样的卡特尔化计划的负面影响,这可能是阻碍经济复苏的最大单一因素。从百分比来看,1929-1933 年经济衰退后的价格上涨速度比 1920-1921 年经济收缩后的速度更快。但 1921 年后的产出复苏要令人印象深刻得多。如果没有受到《农业调整法》和《全国工业复兴法》等不利的供给冲击的干扰,1933 年后批发价格水平(the wholesale price level)和名义国内生产总值(NGDP)的上涨足以带来令人满意的经济复苏。

请注意(见下图),在 1933 年 7 月下旬宣布“总统再就业协议”后,工业生产是如何停滞了两年的。《全国工业复兴法》的这项政策在两个月内将名义工资提高了约 20%,扼杀了由美元贬值引发的有希望的经济复苏。1935年5月《全国工业复兴法》被裁定违宪后,强劲的经济复苏得以恢复,直到 1936 年末和 1937 年又一次工资冲击打断了复苏,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瓦格纳法》推动的激进工会化运动有关。

1937-1938年的经济衰退对罗斯福来说是一个重大挫折。除了工资冲击之外,塞尔金还指出了一系列给商业界带来阻力的政策,比如新的“未分配利润税”,这抑制了企业使用留存收益为投资项目提供资金。当时也有很多激烈的言辞,包括政府抱怨“经济保皇派”(economic royalists)的“资本罢工”(capital strike)是1937-1938年经济衰退的罪魁祸首。

1937 年末,由于“gold sterilization”(注:此处指的是黄金的“封存”等相关政策,即政府采取措施限制黄金流入对货币供应的影响)和提高准备金要求等政策,总需求下降。尽管价格仍远低于大萧条前的水平,但1936-1937年的价格上涨引发了人们的担忧,担心投机过度会导致另一次类似 1929 年的危机。罗斯福似乎想要实现不可能的目标,即在不出现任何“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让价格回到 1926 年的水平。

凯恩斯主义者常常将1937年的经济衰退归咎于“财政紧缩”(fiscal austerity),但没有证据表明财政收缩的程度足以解释20世纪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之一。事实上,与许多凯恩斯主义者的预测相反,2013年类似的紧缩政策根本没有导致经济放缓,尽管当时也处于零利率下限(a zero lower bound)时期,按照理论,财政紧缩在这个时期应该会特别具有收缩性。而且1937年的许多“紧缩”反映了一个事实,即1936年特别发放的退伍军人奖金(大家都知道这是一次性政策)在1937年没有再次发放。

还有很多其他有趣的内容。我特别喜欢塞尔金对战后初期意外繁荣的描述,我对这个时期了解甚少。

03. 为什么你应该认真对待这本书

我发现塞尔金的书很有说服力。但主流经济学家真的会给它一个机会吗?富兰克林·罗斯福通常被视为自由派的英雄,也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过去,许多挑战罗斯福遗产的人都是右翼怪人。虽然塞尔金不是一个固执的意识形态者,但他和我一样有温和的自由主义倾向。那么,为什么一个中左翼经济学家应该认真对待这本书呢?

首先,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可以说是这本书中的英雄。在许多关键方面,塞尔金对新政的看法与凯恩斯的看法非常相似。凯恩斯也更希望罗斯福坚持正常的财政和货币刺激政策,避免采取更激进的卡特尔化政策,以及那些制造不确定性并降低凯恩斯所说的商业界“动物精神”的反商业言论。

其次,塞尔金对罗斯福复苏政策的评价并非一概否定——他认为银行改革和美元贬值确实有助于提振总需求。

第三,塞尔金反复强调,他对新政复苏方面的一些怀疑并不构成对整个新政计划(包括救济和改革)的负面评价。人们可以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使新政未能在生产和就业方面带来令人满意的复苏,但由于《社会保障法》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等永久性改革,以及针对失业者的救济计划,新政总体上仍是利大于弊的。

还有一个值得考虑的事实是,在2008-2009年相对温和的“大衰退”(这是最接近大萧条的现代经济衰退)期间,无论是民主党政治家还是中左翼经济学家,似乎都对推出另一个新政不太感兴趣。他们没有选择对经济进行卡特尔化,而是选择了罗斯福拒绝的政策,比如财政刺激和“印钞”(即量化宽松)。如果罗斯福的新政是有效的,为什么在2009年没有再次实施呢?

这本书绝不是一些中左翼读者可能想象的那种论战之作。将罗斯福视为一位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我们摆脱法西斯主义、并通过各种社会保险计划帮助创建了一个更人道社会的自由派英雄,同时仍然认为新政在促进经济复苏方面是无效的,这完全没问题。毕竟,大多数其他发达经济体的复苏速度都比美国快,法国是个明显的例外,法国当时有一个甚至比《全国工业复兴法》更功能失调的类似计划。

许多年前,一些进步人士曾为难詹姆斯·汉密尔顿,因为他认为像《农业调整法》和《全国工业复兴法》这样的新政计划是适得其反的。他是这样回应的:

我坦率承认,我相信那些明确旨在限制制造业、农业和采矿业产出的政府政策,实际上可能确实起到了限制制造业、农业和采矿业产出的作用。

附言:在阅读《False Dawn》时,我一直在思考罗斯福总统任期的各个方面:

一位拒绝古典自由主义关于自由市场的观点,并且尽管他的支持者中也有人对卡特尔化政策的有效性表示怀疑,但他仍不放弃自己青睐的卡特尔化政策的总统。

一位在法庭和媒体上遭遇了一些重大挫折,并且在第二任期开始时就寻求报复的总统。

一位有一些独裁倾向的总统,比如想扩充最高法院的人数。

一位喜欢激怒批评者、爱挑衅的总统。

一位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他人,指责“经济保皇派”和“资本罢工”等黑暗势力的总统。

……

注:本文观点代表作者自己,译文仅供研究参考。更多内容请点击阅读原文

话题:



0

推荐

科斯学社

科斯学社

277篇文章 3小时前更新

路乾,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副教授,美国马里兰大学经济学博士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