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不久前听了一位大咖的技术讲座,谈到了几个案例。我不禁摇头叹气:他是被人骗呢?还是故意骗人呢?

某个新理论、新方法出现时,往往就会出现大量相关的文章和案例。声称用这些方法和理论解决了大量的实际问题。但按照我的经验,许多案例往往夸大了新理论、新方法的效果,有些案例甚至是虚假的。在许多场景下,采用简单成熟的方法效果更好,完全没有必要采用新理论、新方法。但在这些报道中,这些理论和方法往往被描述成“关键技术”:用了这些方法和理论,技术才能成功。

工程师思考问题时,并不用这样的逻辑。在大多数情况下,先进的理论和方法并非技术的关键。工程师往往是借助新的条件(如计算机能力提升)去完成创新,而不是采用过去没有的方法。工程师的思维,往往遵循以下的原则:

1、成熟优先:如果问题能用成熟的方法解决,就不用所谓“先进方法”解决。

2、系统思维:尽量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而不是以解决难题为荣。

3、简单原则:如果没有必要性,不会增加系统的复杂性。

我之所以能够判断大咖的观点有问题,就是因为他讲的例子不符合这些原则。

学术界的逻辑为什么流行呢?对发论文的人来说,只有采用所谓的新理论、新方法,相关的论文才容易发表,成果才容易彰显,也才容易取得各种荣誉、地位和资源。这样,就在认识上形成了一种“幸存则偏差”。

久而久之,人们以为只有这样的“逻辑”才是真实的。只要他们听到了这样的逻辑,就觉得技术合理了,就不去考察案例的真实性和方法的必要性。某些评委只有听到新名词时,才会觉得技术的水平高。许多学术地位很高的人,往往就是通过这样的逻辑爬上来的。他们一旦获得了学术地位,就会设法维护这种逻辑的合理性。

然而,谎言说上一万遍,仍然是谎言。用这样的谎言和错误逻辑毒害年轻人、会误导我国的创新,实在不应该。

 

话题:



0

推荐

小草学社

小草学社

159篇文章 2小时前更新

路乾,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副教授,美国马里兰大学经济学博士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