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城市兴旺,农村凋敝,是中国的大势。

道理简单,农村太穷,种地没收入、生活太单调、关系太复杂。种地的收入每年一两千元,在城市务工的收入每年至少五六千元,加上在城市更多彩的生活,更多的文化、教育、医疗资源,年轻农民自然往城里跑。除了东南沿海少数发展工业的农村外,大部分的农村衰落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这种衰落已逐渐蔓延到落后的农业县城。在这些县城及其农村,年轻人纷纷往大城市跑,留下了许多老年人。如果靠这些地方自己发展,没有知识,没有产业,没有人才,社会关系复杂,很难发展起来。要改变这种状况,最好的办法,就是顺应经济发展规律,为农村居民进城创造条件,用城市人口创造的巨大消费需求,为农村居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收入。用城市新型的法治、家庭、文化观念,改变旧有的社会秩序。从全国范围来看,就是要促进人口向东南沿海的发达城市转移。从中西部地区来看,就是促进人口向区域性大城市转移。

短期内,人口快速流入城市带来的公共资源紧张,或许会导致教育、医疗、交通等资源的供不应求。但这种供不应求的情况是短暂的,只要制度调整到位,资源的供给具有丰富的弹性,可以在短期内释放巨大的供给。

以教育为例,资源集中在公办学校。受制于教师编制、资金、建设速度的约束,公办学位增长缓慢。在某些城市,外来人口的快速流入,导致当地的公办学校学位供不应求。在这些地方,如果放开民办学校准入,将民办学校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并允许其自定学费,会鼓励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教育领域,增加学校的数量和质量,供应更多的学位。在某些地区,民办学校的发展,已极大的解决了教育短缺的问题。

再以住房为例,外来人口进城,带来了巨大的住房需求。但住房需要土地,而政府主导了城市土地的供应,导致住房价格畸高。在政府发展工业,获得卖地收入的制度安排下,政府会大力规划工业用地,减少住宅用地的供给。如果能放开宅基地等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让居民参与城市规划的制定,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供应更多的土地资源,从而增加住宅的供给,降低居住成本。

现代化是几代中国人的追求。依靠农业、农村,依靠旧有的社会秩序,是实现不了这个目标的。最有效的做法,是顺应经济规律,理解自发现象背后的规律,通过改革,降低农民进城的成本,提高城市公共资源的供给,促进人口向大城市集中。没有城市化就没有现代化。中国的有识之士,要为实现这一目标,创造积极有利的条件。

 

 

 

 

 

话题:



0

推荐

小草学社

小草学社

159篇文章 4小时前更新

路乾,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副教授,美国马里兰大学经济学博士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