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原标题:What Would Milton Friedman Say about the Coordination of Monetary and Fiscal Policy?

By Joshua R. Hendrickson(美国密西西比大学经济系主任)

为应对新冠大流行,美国同时扩大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尽管尚不清楚米尔顿·弗里德曼会对这些疫情相关政策有何评论,但弗里德曼对货币和财政政策协调的看法相当明确。在他的整个职业生涯中,他主张基于规则的政策,并认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之间的协调是不必要的。

那些熟悉弗里德曼全部著作的人可能会对这一说法的确定性提出异议。毕竟,米尔顿·弗里德曼在担任经济学家的早期就曾写过一份政策提案,明确呼吁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之间的协调。从表面上看,他认为财政政策基本上无效的观点以及他对反周期政策的总体怀疑态度似乎与他早期职业生涯的工作背道而驰。然而,仔细阅读弗里德曼的著作就会发现,他整个职业生涯的一贯主题是致力于基于规则的政策,其基础是相机抉择的政策往往弊大于利。在他的职业生涯中,真正发生的变化是,他对货币的研究使他相信货币政策的首要地位,以及由于我们现在所说的货币抵消而导致的财政政策的无关性。

弗里德曼最出名的也许是永久收入假说、他在货币史方面的研究、弗里德曼规则(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应该为零的想法)以及货币增长的k百分比规则。然而,在弗里德曼职业生涯的早期,他写了一份基于规则的协调货币与财政政策的提案。

该提案要求政府(1)要求银行持有100%的准备金,(2)根据公众的偏好决定其支出,(3)维持基于规则的政府转移支付体系,(4)征税主要通过累进所得税,(5)在“正常”时期保持预算平衡,以及(6)消除公共债务的使用。正是最后两个特征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之间建立了联系。

根据弗里德曼的提议,政府收入和政府支出之间的偏差将主要由经济活动的波动驱动。如果名义收入低于趋势水平,政府将倾向于出现预算赤字,因为税收收入将下降,转移支付将增加。由于政府不会使用债务,赤字将完全通过货币创造来弥补。相反,当名义收入增长高于其趋势时,税收收入往往会增加,而政府支出会因转移支付的减少而下降。然后,政府的预算盈余将用于将货币从流通中撤出。

该提案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之间建立了明确的协调。平均而言,政府将保持预算平衡。在商业周期低迷时期,该提案不会要求政府削减支出以应对税收收入下降。相反,货币供应量将自动增加以弥补赤字。货币供应量的扩张将推高名义收入并回归其趋势。当名义收入回归其趋势时,税收收入将增加,转移支付将减少,预算平衡将恢复,货币扩张将停止。

在经济繁荣期间,当名义收入高于其趋势时,税收收入将会增加,转移支付将会减少。由此产生的政府盈余将导致货币紧缩,从而导致名义收入朝着其趋势方向减少。在此过程中,税收和转移支付将恢复正常水平,政府预算将实现平衡。

这一基于规则的提议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之间建立了自动协调,理论上可以通过减少甚至消除经济活动的短期波动来创造更大的长期经济稳定性。考虑到弗里德曼后来的观点,那些不熟悉他早期工作的人可能会惊讶地发现这个特殊的提议。在弗里德曼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里,他不仅批评财政政策,而且批评更广泛的反周期政策。事实上,就在弗里德曼发表这一提案12年后,他发表了《货币稳定方案》(A Program for Monetary Stability),其中他提倡制定一项货币政策规则,要求央行承诺以恒定速度增加货币供应量。因此,人们可能想知道弗里德曼的观点为何发生如此重大的变化。

从某种意义上说,弗里德曼的观点确实发生了变化。然而,他观点的变化,比简单地将其早期提案和k-percent规则之间并列对比,可能更加微妙。改变的是,弗里德曼对经验证据的解释使他相信,由于货币政策的首要地位,财政政策是无效的。不变的是,弗里德曼关于货币和财政政策协调的提议以及他的k%规则都是出于他的长期经济稳定目标以及他的信念,即相机抉择的政策往往是经济波动的重要根源。

值得注意的是,弗里德曼1948年的提议虽然呼吁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调,但反周期政策的作用完全由货币政策来承担。尽管如此,财政政策确实通过自动稳定器和转移支付发挥了作用。因此,要解释两个问题。首先,为什么弗里德曼随后认为财政政策基本上无关紧要?其次,弗里德曼为何在后来倡导的货币规则中放弃了逆周期货币政策?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弗里德曼对于货币的实证研究以及20世纪60年代的关键实践,表明了货币政策的重要性。弗里德曼认为,评估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有效性的困难在于,两者很少独立运作。如果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是扩张性的,并且产出和价格增加,那么这些影响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货币政策,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财政政策?也许这两种类型的政策都应该得到一些赞扬,或者也许一种类型的政策占主导地位。

1970年,弗里德曼在伦敦的一次演讲中提出了一种评估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对重要性的方法。他认为,人们可以考察货币政策扩张和财政政策收缩的时期,以及货币政策收缩和财政政策扩张的时期。对这些时期进行比较可能有助于确定哪种类型的政策占主导地位。然后他举了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1966年。财政政策是扩张性的,而货币供应量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实际上保持不变。凯恩斯主义者和货币主义者对于可能的结果存在分歧,凯恩斯主义者认为财政政策占主导地位,货币主义者认为货币政策占主导地位。当1967年实际经济活动下降时,货币主义者的观点被证明是正确的,直到美联储扭转方向才开始复苏。

第二个例子是1968年,当时联邦政府对收入征收10%的附加税。包括美联储在内的许多人预计这将拖累经济活动。因此,货币政策是扩张性的,避免了预期的经济活动下降。

弗里德曼对这些例子的解释是,它们说明了货币政策的主导地位。弗里德曼在这些例子中阐述的是斯科特·萨姆纳(Scott Sumner)最近所说的货币抵消(monetary offset)的早期版本。根据这种观点,货币政策有效地抵消了任何财政政策。当财政政策扩张时,会导致产出和价格上涨的预期,这往往会导致货币政策收紧。因此,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活动没有影响。另一方面,当财政政策收缩时,人们预期经济活动会减少以及发生通货紧缩。央行通过采取更多扩张性政策来回应这些预期。同样,财政政策对经济活动没有影响。货币政策占主导地位。如果人们相信货币抵消得到了数据的支持,那么得出财政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无关紧要的结论就不足为奇了。

作为这一论点的必然结果,弗里德曼开始将他最初的提议视为纯粹的货币提议。他承认,与货币创造相适应的财政政策将是扩张性的。然而,他解释说,“如果政府印钞票来满足其账单,那就是货币政策。”因此,对于弗里德曼来说,财政政策的货币宽松从定义上来说就是货币政策。这自然是从他对货币政策主导地位的看法中得出的。

弗里德曼明确表示,他的思想转变是由他自己的实证研究推动的。在接受约翰·泰勒采访时,他解释道:

“在之前的论文中,我想说货币很重要,但货币数量应该反周期变化——经济衰退时货币数量增加,相反,经济扩张时货币数量减少。税收和支出的规则将在平均意义上使预算保持平衡,但在整个经济周期内出现赤字和盈余,可以自动使货币数量发生正确的变动。”

“然后我就开始对货币的作用,以及货币与货币收入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我得出的结论是,这个政策规则过于复杂,确实不需要太担心关于财政方面发生了什么,你应该集中精力保持货币供应量以恒定速度增长。我确信,这个结论是经验证据的结果。”

因此,与其说弗里德曼对货币和财政政策协调效果的看法发生了变化,不如说货币政策本身可以实现同样的结果。货币政策占主导地位,因此财政政策无关紧要。也许这句引言中更重要的是,弗里德曼将k百分比规则视为他的思想随着时间推移的自然演变。这可能看起来很奇怪。他在1948年提出的最初提案不仅涉及货币和财政政策协调,还涉及反周期政策。他曾呼吁在经济低迷时期实行货币扩张,在繁荣时期实行货币紧缩。要求货币供应量保持恒定增长率的规则怎么可能是要求货币供应量增长发生反周期变化的规则的自然延伸?

仔细阅读弗里德曼最初的提议就可以找到答案。弗里德曼在那篇论文中指出,该提案的可取之处在于“它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政府当局根据情况采取行动带来的不确定性和不良政治影响。”此外,他指出,如果我们对周期性波动根本原因的了解比我想象的要多得多,那么人们就不会认为该提议是最佳的;这是一个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不确定和未经检验的知识的依赖的提议。”

在该提案的描述中,人们听到了弗里德曼对于k百分比货币政策规则的呼应。他主张货币供应量恒定增长率并不是因为他相信货币增长率恒定是最优政策,而是因为他希望尽量减少因自由裁量政策而导致的重大政策错误。因此,考虑到他最初的政策提案旨在限制根据情况来决策的政策,并考虑到他对货币抵消证据的解释,他认为k百分比规则是他思想的自然延伸的原因就很清楚了。

总之,这揭示了弗里德曼认为没有必要协调货币和财政政策的观点。由于货币政策占主导地位,财政政策的立场基本上无关紧要。当单靠货币政策就足够了时,为什么还要诉诸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呢?此外,弗里德曼多年来政策倡导的一个一致主题是需要基于规则的政策。这些规则不必很复杂。事实上,越简单越好。弗里德曼认为,自由裁量政策所犯错误的成本是经济波动的一个重要根源。因此,政策规则不需要是最优的,因为它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所有经济波动。相反,政策规则的设计应消除决策者自行决定的政策引发的波动。

参考文献:

1.Milton Friedman, "A Monetary and Fiscal Framework for Economic Stabili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38, no.3 (1948): 245–64.

2. Milton Friedman, "The Counter-revolution in Monetary Theory" (IEA Occasional Paper No.33, Institute of Economic Affairs, London, 1970).

3. Scott Sumner, "Why the Fiscal Multiplier Is Roughly Zero" (Mercatus on Policy, Mercatus Center at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Arlington, VA, September11, 2013).

4. JohnB. Taylor, "An Interview with Milton Friedman," Macroeconomic Dynamics 5 (2001): 119.

出处:MONETARY POLICY|POLICY BRIEFS May 2, 2022

谷歌翻译,路乾老师团队校对

 

话题:



0

推荐

科斯学社

科斯学社

292篇文章 1天前更新

路乾,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副教授,美国马里兰大学经济学博士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