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价值线
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在近期的一次采访中表示:
“很多宏大叙事与你我之间隔着千山万水。企业家努力做的是紧紧围绕客户,宏观形势和企业办得怎么样没有特别直接的关系。”
“很多人喜欢讲中国是世界工厂,多年来我们形成巨额贸易顺差,那别人到底有多少购买力不断购入世界工厂的产品呢?中国企业该出去发展就应该大胆到远方去布局。”
“中国制造业转型,就是要从‘看到了造’,逐步转向‘想到了造’。如果迟迟不能完成转型,从将来的长期竞争和独到性上看,我们的后发优势将转为后发劣势。”
“先有想法,再有产品,人类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这条路是永远都卷不起来的。”
一、很多宏大叙事与你我之间隔着千山万水
主持人:今晚,想先请周老师谈谈形势,这也是很多企业家们关注的焦点。形势大致可以分为国际局势、经济形势和行业趋势。坦白讲,这两年的宏观环境让大家心里有些不太安定,所以也请您和大家聊聊您对当前形势都有哪些看法?
周其仁:对于宏观形势这个问题,我会好奇为什么关心这个题目?“宏观形势”对我们做企业,是不是真的那么重要?
譬如大家今天来这里之前,会特别关心今天的全球平均气温吗?大家更关心的是今天烟台这个地方,天气怎么样,下不下雨,有什么特别的异常。
当然,烟台的天气与全国、全球乃至宇宙都有关系,都有互相影响,问题是在所有相互影响的关系中,有些联系非常弱,有些联系则非常强。
宏观形势总有好有差,再差形势下也有好企业,再好形势下也有垮掉的企业,同意吧?
因此对大多数实体企业来说,不如把精力放在任正非那句话上,就是花大力气以客户为中心,从各个层面去研究客户,研判客户现状,研判有哪些潜在客户,研究创造哪些条件来为客户服务。
对企业家来说,市场里的客户才是你的“宏观”。
这一点要向华为学习。企业动用的资源都从客户那里来的,所以企业必须、也只能以客户为中心。华为最核心的战略就是这一条,就是这么一句话,多少年来任正非都没改口过。
信息革命以来,流行焦虑中的很大一部分,其实是处理不了过多信息带来的焦虑。很多人都觉得这个世界好像怎么都驾驭不了。
最笨的办法是我用的办法,供各位参考:大幅度减少处理不了的信息的获得,把时间和精力用来提升自己的理解、思考和分析能力。
不妨试试,把每天刷屏的时间减掉一大半,看看究竟会错过什么大事?
省出来的时间干什么?对做企业的来说,节约了精力,节约了眼力,可以集中更多时间去研究值得你研究的事,那就是客户、客户、客户!
人类社会的基本准则就是竞争,资源有限,需求无穷,永远紧张。人和人争、企业和企业争、地方与地方争、国家和国家争,这是普遍的、无处不在的。
希望听一个“形势大好”的报告,自我舒缓一下紧张、减轻一点压力,可以理解。但也可能松懈斗志,得不偿失。
很多宏大叙事与你我之间隔着千山万水。
新闻说美联储又加息了,但这条新闻真的影响你的企业以及你的客户了吗?
二、论出海,中国企业不能不放眼天下
主持人:第二个问题,您在海外都看到了哪些值得关注的现象,有着怎样的思考,请和我们分享一下。
周其仁:今天,很多人喜欢讲“中国是世界工厂”,我觉得有必要问一问,可能不可能在世界的某一个地方,真能够制造全世界所需的产品,然后不断卖给全世界?
这在我看来很大程度应该是一幅想象出来的图景。
第一,别人购买这家“世界工厂”供应的产品,购买力从何而来?容易想到的答案,是别人也出口一些产品,也赚到一些钱。
问题是,多年来我们卖给别人的东西多,别人卖给我们的东西少,形成巨额贸易顺差,那别人到底有多少购买力不断购入“世界工厂”的产品呢?
第二,看看历史,工业革命发生于英国,但为何英国并没有生产出可以卖给全世界的工业品,反倒是现代工业制造技术和能力,从英国走西欧和北美,又进入东亚和其他地区。要是英国当得成永远的世界工厂,那后来的德国、美国、日韩和中国大陆,哪里还会有机会呢?
去年访问在土耳其的科达公司,那里一位叫李成才的销售经理让我明白其中的道理。他在土耳其待了12年,做瓷砖设备。
我问他这些年怎么走过来?他说一开始靠推销低价设备打进土耳其市场,销售对象都是普通工厂。后来想把设备卖给好一点的厂,就要提升设备性能。这些好客户要求设备供应商及时维护设备,于是他们就在土耳其建了零部件配件仓库,方便就地维修服务。
再后来,他们要与意大利顶级品牌争头部客户,那些最好的客户除了验设备外,还一定要验厂,你的厂远在中国,对手的厂子近在咫尺,怎么斗得过?
于是,科达下决心在土耳其买地建厂、培训驻扎工程师。这其中是一套完整的逻辑。最开始卖产品,卖到一定程度,要上售后服务,就得到当地制造,成为本土化公司。
什么叫制造业?就是只要工厂开工,工人就能天天上班,天天有收入。这种稳定、持续的收入,和传统农业下农民靠农闲养鸡、编筐有一搭没一搭的收入相比,收入相差达8到10倍。所以,如果能将传统农业中的农民变成工人,他们的收入就会大幅增长,就可以大量购买工业产品,市场就变厚了。
世界很大,如果有更大的眼光和格局,就不难看到中国制造业能力在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落地的可能性。多少年来一直讲要胸怀祖国,放眼世界,该出去发展就应该大胆到远方去布局。
三、民企从来向死而生
主持人:我最近访谈了国企的代表人物宁高宁,他还谈了一个重要观点,觉得民企和国企的争论该终结了。很多新兴领域已经是民企主导了。但我觉得可能大家未必会完全认同,因为整体上这两年国企的日子过得不错,民企还是比较难过一点。
周其仁:这里我先讲下资本的概念。很多人把能看到的钱和机器设备叫做资本,但这其实是一个非常过时的概念。举个例子,二战后,德国整个国家几乎都被炸毁了,物资资产都被打烂了,但为什么很快又重新站了起来?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西德留下了一批企业管理人员、工程师和技术工人,二战没有把这些人消灭掉,加上马歇尔资金援助,这些人和资金结合在一起完成了德国的战后复兴。
以前的经济学把人的能力称为劳动,金钱和设备称为资本,后来经济学开始纠正这个概念,应该把人的能力也看作是一种资本,叫人力资本,它包括健康、文化程度、责任心、创造性和技术能力等等。
只有物质资本,那无论是国有资本还是私人资本都无法创造出财富。比如把100万块钱放到这张桌子上来,它就会自己增值吗?绝对不会的。不小心看住,它很容易变少。
总之一句话,资产要交给合适的人打理,才真正成为能够增值的资本,国有企业并不例外,离开宁高宁那样的人力资本,国有资产绝不可能自动增值。民企也一样,离开优秀的民营企业家,民企也绝无可能自动创富。
不要认为民企因为是私人的,就天然具有生命力。道理很简单,因为对民企而言,政府不会托底,银行不会托底,也没别的什么人给它托底。今天能看到还活着的民企,都是高淘汰率、高死亡率逼出来的结果。一代人的时间里,多少民企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啦。
四、从“看到了造”到“想到了造”,中国企业为何缺少创造力?
听众:周老师好,之前看过您的一篇文章,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本金定生死,本事看长久。无论经济好与不好,也无论自身充满激情还是非常无力,如何把这种独到性植入企业,通过独到性带领企业不断创新发展,让处在低谷的企业继续保持活力。
周其仁:独到性不是我的词,最早提出独到性的是通用汽车的CEO斯隆,他后来担任麻省理工商学院首任院长,有一个很有名的讲话,他说商战里其实就两门学问,要么成本领先,要么与众不同。商学院就是学这两种本事。
迄今为止,中国经济靠哪样?主要靠成本优势。在独到性方面,就是睁开眼睛看世界,充分发挥后发优势。
后发国家并不需要样样东西都靠自己来发明,什么都要自己来发明,这种独到性的代价太高了。
必须要承认,靠抄作业取得高速增长也不是完全没有代价的。这个代价就是我们再也不习惯去想、再不愿意去原创了。
比如原子弹,早在1945年美国就成功爆炸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它向世界证明了,原子弹是可以爆炸的。
所以后来即使苏联撤走了专家,不给图纸,中国人还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研制出了原子弹,因为知道这个东西只要坚持搞,它一定能爆炸。
但大家要清楚,最难的其实是能想到造出原子弹来,因为这个时候还没人知道原子弹到底能不能爆炸,完全没有可以参考的经验。
制造业也是一样,制造业里最难的是什么?是那些还没有人知道能不能造出来的东西,是那些还没被人想到的想法。
后发优势的制造业有什么特点?我以为是4个字,叫“看到了造”。
但现代工业的特点不是看到了才造的,而是“想到了造”。这里,想象和猜想是最重要的环节。
现在AI技术大热,怎么来的?说是1950年图灵就找几个剑桥教授聊,坐下来讨论过一个问题:机器能不能思考?
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个问题,就开启了人工智能的研究,想着能不能把这个想法变成现实,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的AI。
也就是说,“想法”才是原理和技术的源头。原创原创,就是从想法开始创新。
中国制造业转型,就是要从“看到了造”,逐步转向“想到了造”。这一点非常关键。如果迟迟不能完成由造到想的转型,从将来的长期竞争和独到性上看,我们的后发优势将转为后发劣势。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都说卷,因为走的就是“看到了造”这条路,你看到了别人就看不到吗?很多人都看到了,都往这一个方向挤,能不卷吗?
我们的独到性为什么会缺失?我觉得从教育上就需要反省。我们这种以考试为中心的教育怎么会鼓励独到性?以考试为中心是有答案的,离答案越近,得分越高。这不就相当于告诉你这个问题是有解的吗?不需要你自己再去假设和猜想。好奇心都被磨没了,我们科学就是这么落后的。
回到中国制造业来看,我觉得中国制造企业的发展可以分为4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叫看到了也不会造;第二个阶段看到了会造,但造不好;第三个阶段是造得略微好一点,然后就杀价,做“价格杀手”。
当然,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入第四个阶段了,那就是改善品质。
比如小米,刚出来的时候主打性价比,同样价格下,质量要好一点,或者同样质量下,价格便宜一点。然后发动品质革命,提升质量,塑造品牌,带来品牌溢价。
整体来看,在“看到了造”这条路上,我们已经走得很远了,但在光刻机和芯片等超复杂、超精密、超稳定设备上,还有不小距离。
很多企业介绍我们这是德国设备、意大利设备、日本设备,有好多国内企业能生产,中国公司却不愿意买,为什么?好多人的回答是,在稳定度和良品率上还差那么一点点。
差一点点,这句话讲得很客气,但这一点点恰恰是最难的。跑过短跑的人都知道,开头提高速度还容易,但最后可能与第一名就差那1-2秒,可到了那个份上,要提高哪怕0.1秒都非常难。
如果能把这一点点拿下,那中国制造业在“看到了造”这条路上可以说是真的走到了制高点。
接下来的问题是不是该往“想到了造”这条道上走?先有想法,再有产品,人类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这条路是永远都卷不起来的,但前提是你得能踏上这条路。
如果还是想着抄作业,我们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关系也会越来越僵,我们的道德声望也多少会受影响。
备注:原文来自“正和岛”(ID:zhenghedao)
0
推荐